臺灣土肉桂:永續栽培的本土寶藏

「肉桂」是一種古老的香料,市面上常見的肉桂大多來自中國、越南或斯里蘭卡的品種,取自肉桂樹的樹皮,經過烘乾後磨成粉末,用於料理中,增添風味並促進新陳代謝。然而,在樹皮刮取的過程中,若比例不當可能導致肉桂樹死亡,無法維持水土保護,對環境造成負擔。

肉桂通常在烹飪和廚房調味料中常見,然而,我們所熟知的肉桂與臺灣原生土肉桂有所不同。臺灣土肉桂是一個本土的寶藏,土肉桂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葉子本身就含有豐富的肉桂醛。這表示我們可以在不損害植物的情況下獲得這些珍貴成分。

土肉桂葉的味道初嚐香甜,尾韻轉辣,被鄒族原住民視為零嘴,而阿美族人則喜歡將土肉桂的果實與檳榔一同食用。這種肉桂只生長在臺灣中低海拔地區。它不僅能替代進口肉桂,而且品質更為安全,不會對環境造成損害。

臺灣土肉桂屬於樟科原生種植物,營養精華來自葉子而非咖啡色的樹皮,因此,不需要剝樹皮或砍伐樹幹,可以保護樹木生長,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,實現環境永續共存。

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

土肉桂
返回頂端